logo圖片

網站地圖

字級設定


 現在位置:  首頁 / 校史 

校史

首頁 列表
點擊 複製連結 開新視窗 分享至Facebook平台 開新視窗 分享至LINE 開新視窗 分享至twitter平台

                                                               校史沿革

 

 

 

  地處偏遠山區的龍騰村,因地理環境條件的限制,在無路無電的四○年代,在此居住的村民,所有的子弟,要接受國民義務教育,若不是要遠到三義就是要到南邊的鯉魚國小,不但要長途跋涉,且要走鐵路過山洞,對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來說,不但辛苦也很危險,因此很多學童因路途遙遠而放棄接受教育的機會。為了下一代的教育,村民不顧當時生活的艱辛,為了後代之教育,再辛苦也要爭取一所學校。在村民強烈意願下,推選出了十五位委員,由劉成良先生擔任主任委員,曾繼起、吳定壽擔任副主任委員,感謝當時校地的地主詹連潭家族捐出八分多的土地,在主任委員劉成良先生多次至縣府溝通協調及爭取,終於獲得縣府的許可。當年交通不發達更何況連三餐溫飽都有困難的年代,全體村民大家胼手胝足共同克服困難,在物資缺乏及交通不便的環境下,磚塊是曾繼起先生請潘朝木先生在此地建窯燒製,屋頂的瓦在造橋購買,劉主任委員向鐵路局交涉,利用半夜2至3點火車班次的空檔在現今龍騰斷橋的前方卸貨,火車一到,大家同心協力把貨卸下,讓火車開走,避免耽誤。瓦、沙、石頭,所有村民依戶數分配擔數,每戶人家都需要把自己的配量運送至校地,每一塊磚、每一片瓦、每一擔的沙石都是村民辛苦一擔擔用人力挑到學校的,搬運的過程,因大家都沒鞋穿,在寒冷的冬天半夜寒風刺骨,參與挑擔的老老少少都打著赤腳,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寒冷天氣凍裂了腳踝,凍裂的傷口與地的摩擦,鮮血不自覺流了滿腳,物品送到校地時才發覺疼痛難耐。屋頂的橫樑由大家分配提供,本身若無山林木材的,只得到保安林砍伐,從數公里外的草排把砍伐下來數百斤要做樑柱的木材,沿著崎嶇的山路用人力抬到校址。當時所有建築材料完全由村民用人力搬運,其中之辛苦是現在年輕人無法想像的,我把它說出是希望各位後進不要忘本,將來也要讓您的後代知道您的老前輩,當年如何從荒也建立一所學校,艱困的年代,全體村民大家胼手胝足共同克服困難,大家同心協力的精神,是值得現在年輕人學習的。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有了學校,但是卻非常簡陋,經費更是欠缺,最誇張的是建校時安裝的門窗,經過十幾年都還沒付給廠商,到了民國55年才把第七、八屆學生代辦費先墊給廠商,後來才由當時家長會長賴盛富及劉成良村長全村挨家挨戶募款來補。學校在經歷數任校長的努力與用心經營下,在賴福雲校長任內努力奔走,終於獲得地主傅琳芳兄弟的首肯,把現今北邊的兩分多地捐贈給學校,使校地變為更為完整。邱華濱任校長時,爭取到了第一棟鋼筋水泥的教室,當時將時還是以傳統的方式建造,淋屋頂的當天五十多位工人用傳統人工方式從早上七點一直忙到晚上九點多,當時的會長黃錦石先生,在操場架起了灶,免費提供餐點。當時的邱華濱校長也監工至晚上九點多,才拖著疲憊的身軀,沉重的步伐走到勝興車站搭乘晚上近11時的最後一班列車回銅鑼。這對學校無怨無悔,默默付出的教育工作者,龍騰子民永遠感謝您。

 

    在此慶祝的同時,除了要感謝建校時的所有工作人員,及歷任的校長和曾經在此偏遠地區辛苦服務的師長們,以及全體村民上上下下無怨無悔付出,才有今日的國校。時光易逝,轉眼已過五十寒暑,建校初期的十五位委員,如今只剩鍾阿盛及賴盛富兩位,但也都高齡九十多歲。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學校的永續發展及世代的傳承,希望年輕人不要忘本,這養育教育我們的母校龍騰國校,更希望大家有時間常回母校,關懷學校的發展並  祝

 

龍騰國小   學運昌隆  校務蒸蒸日上。

 

 

 

              賴盛富  口述             賴兆仁  草記    2007.11.25.晚

 

 

 

註記:賴盛富先生民國六年生,世居龍騰,親身參加龍騰國小的建校並擔任委員,建校完成後其中前後共擔任龍騰國小家長會長共長達14年之久,11位子女及10位孫子都在龍騰國小受國民教育,對家鄉學校的一份摯愛之外,更有深深的期許。

 

 

 

育英國小龍騰分校創校沿革

 

1.民國四十二年八月一日設置鯉魚國小龍騰分班

 

2.民國四十三年八月一日成為鯉魚國小龍騰分校

 

3.民國四十五年八月一日獨立為龍騰國民學校

 

4.民國五十七年八月一日改稱龍騰國民小學

 

5.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配屬育英國小為龍騰分班

 

6.民國八十四年升格為育英國小龍騰分校




最後更新時間:2024-09-12
回頂端